云端知识产权大平台
您的位置:首页>知产百科>专利百科

拿1688上的产品申请专利维权?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

发布日期:2019-07-29 作者:黑洞/赛贝知识产权平台

最近我们的一位做跨境的客户遭遇了专利侵权碰瓷。


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公众号文章,po到网上以正视听。文中他梳理了一件产品的开发的全过程,有许多跨境朋友关心的问题,也给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,相信可以为许多业内人提供参考。


小贝和作者联系并取得转载授权,以下为经过整理的原文内容。


最近发生了一件专利闹剧,发生在本人和朋友们一起合作的一家公司,如下图所示:


1


简直可悲、可笑。


在文章发布前,雨果网从未联系过作为核心当事人的专利方,就草草发布文章,该文阅读量一度接近一万,不过在经过交涉后雨果网及时撤贴,还算尊重事实,及时处理。


雨果网以前很多文章都不错,我们一直都是忠实读者,但是敬请雨果网未来多了解事实情况,加强对相关文章的审核,不要对公众做出错误引导。


还有其他一些公众号,不明就里,试图蹭热点,停了吧,没意思。作为公众号,应该有点为公众着想的精神,多写点有营养的东西。


在中国,过错方闹事的情况司空见惯,他们非得折腾点东西出来,「吃不到果子就让你不好过」,这就是这帮人的心态。跨境电商在这方面从来不缺剧本,本来不想搭理的,但这事实歪曲得太严重,我还是需要出来说道两句,避免让认认真真做产品的同事们寒了心,也给认认真真做产品的同行们打打气。


事实是怎么样的呢?


【2017年10月】前期调研,我们并联系工厂确定各种基础技术的可行性;


2


【2017年11月】完整市场分析,并生成产品定义。这个时期主流的竞争产品分布如图:


3


我们的产品定义,中间有几套方案,最终选择这套,核心卖点用红色标明,如图:


4


因为是全新设计的产品,所以,只能有个大概参考图(就是那种不锈钢洗菜盆,2元店大把,差的5块一个,好的也不过10块),如下图:


5


我们给合作工厂以大单量保证,让工厂给我们开模具,这种合作方式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。


【2018年2月】磨合了三四个月后出了成品,终于下单了:


6


当然,中间我们还做了一件事情,就是把Instant Pot 从国外买了回来,因为要研究(估计许多侵权卖家连Instant Pot 的实物都没见过)。


7


那些说这款产品是阿里巴巴的公模产品的,让我告诉你:


在我们这款产品出来后,2018年3月有个工厂拿产品去研究,然后直接盗我们的图放在1688上,1688第一款展示的产品就是这么来的,只是我们交涉以后下架了。


后面仿的人越来越多,1688的购买链接也越来越多,仅此而已。谁在2018年3月前在1688上见过这款产品,得好好去治治眼睛。


「拿1688上的产品注册专利」,搞笑!


「在会员日搞到一拨人」,此话无中生有,我们6月才下的证,下证后就全部维权投诉了。有证书了不投诉、不维护自己权益,那还等到哪个时候?


8


说说以前我们自己的侵权经历(当然,这些都是无意的),大部分专利方是拒绝沟通的,没办法,我们也只能把库存全部销毁。


其中一款,专利方是中国卖家,给了我们一个月的清货期,虽然之后没有给专利授权,我们也非常感谢,毕竟减少了损失(没清完,剩余部分全部销毁处理)。还有一款,专利方没有做亚马逊,所以,我们给了高额的专利费。


自始至终,我们没有任何针对专利方的恶性举动,也没有抱怨过一次。也正是如此,我们坚定了决心,一定要做自己的产品,要有自己的专利。


9


想想同为中国卖家,很多也不容易,有些也是无心为之,从第一家开始,我们给出了三个月的清货期,当然,我们会收取一定的专利费(没卖出我们不收)。


有些人怀疑这个费用过高,但事实情况是:很多卖家提出是否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长期专利授权。试想,如果这个费用过高,如果没有钱赚,有人会傻傻的给你专利费?这个很容易想通。


整个过程中,各种威胁的、谩骂的卖家也都有,简直不可理喻。与其这样,不如潜心研究产品,多搞点有价值的产品出来,对公司、对员工、对自己都好。


事情就是这样。


另外提醒一句:我们还有另外一款产品(不是蒸锅),我们第一个出的,也是针对Instant Pot 的独款,现在也有大量的人在仿,1688上也有不少工厂在卖。这款正在申请专利中,正常年底就下证了,估计到时又有很多人说我们抢注专利。  


很久没有写文章了,既然涉及到产品问题,就分享一点东西,借以共勉。


一、组织结构


从2018年开始,公司就开始投入做研发:


1、团队成员结构不断变化,目前产品开发岗位里,工程师(工业设计、结构设计方向)占了一半以上,其中不乏来自吉利、比亚迪的;

2、强化产品激励,产品开发岗位的奖励是所有同级岗位最高的;

3、产品研发的投入保障是项目负责人权重最高的考核指标。


我不知道这样做对还是错,不过坚定走产品之路,步子得先迈起来,不试错,何来经验积累。


二、专利


我们是和专利机构长期合作的: 


1、专利查询

没把握的交给专利公司去处理,很多人自己去专利网站查,最后发现自己还是侵权了,因为很多东西没查到,你能和从业10年以上的专业人士去比?当然,这个需要收费,单位:千人民币。


2、专利回避设计

有些想法,可能会触及某些专利,还是那句话,大部分人都不专业。所以在设计阶段,没把握的还是邀请专利公司介入,做回避设计,否则你的研发投入会打水漂。当然这个也需要收费,比咨询费更贵,单位:千人民币。


3、专利申请

有很多做专利的公司是提篮子的,压根不懂,专利申请一定要交给专业的公司,别贪便宜,专业的公司是可以提高成功率的。另外提一句,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卖得不错的没有专利的产品(也就是所谓的公模),专利你不可能注册下来,再专业的公司也无能为力,因为时间长了,不信你可以试一下。专利越早注册越好。


三、产品开发方法


1、只看利润空间和市场容量,有量有利润就做

这种方法风险很大,尤其对那种同质化严重的商品,价格在很多时候并不管用,何况竞争对手还有这么多review,早卖这么久。


2、看蓝海产品

现在找蓝海产品就像在山上找金子一样,风口已经过了,别再幻想低投入一夜暴富,至少在亚马逊上这样的可能性很低了(当然违规类的除外),该认真做事了。就算有,你还得速度跟得上不是。


3、看差评,然后针对性做修改

这仍然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,但今天你提升一点,明天我提升一点,产品持续提升的空间并不大了,剩下的大多都是按照现有的技术很难提升的问题。


4、看底层需求,跳出现有产品形态的束缚

我个人认为这个才是未来,你的出发点不应该是产品,而是回归到客户需求,甚至帮用户挖需求,所以,我们现在做产品分析定义,必须增加用户、场景、行为三个维度,进行深度分析,以期能够做出更有差异化更受用户欢迎的产品。当然,这条路漫漫其修远兮。


有些人说,产品研发不就是一点模具费、一点专利申请费吗?


事实上,这是个费钱的事,设计费、模具费、人工费、打样费、专利费(咨询费、回避费、专利申请费)等等各种费用,还有因为私模导致的MOQ 提升,如果中途放弃或停止,这些费用全部打水漂。即使产品上线了,你能保证每款产品都能成功大卖?


今天就说到这里。


欢迎各位有志于产品开发的朋友前来交流探讨,我们甚至可以发起线下交流会,和真正愿意投入品牌与产品研发的朋友一起探讨。


这条路上并不孤单。


文章引导-文末+slogan-订阅号+名称ID-合成GIF

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18823759043   网站导航
Copyright © 2016 粤ICP备20057469号